> 文章列表 > “节物名园晚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节物名园晚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节物名园晚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节物名园晚”出自宋代宋庠的《和中丞晏尚书西园晚秋怀寄》。

“节物名园晚”全诗

《和中丞晏尚书西园晚秋怀寄》

宋代 宋庠

节物名园晚,风烟亦媚秋。

钿梢低露竹,珠罅老霜榴。

坞籁晴先响,窗霞暝自收。

山楹谁侍坐,正似傅岩幽。

《和中丞晏尚书西园晚秋怀寄》宋庠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和中丞晏尚书西园晚秋怀寄》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,描写了一个秋日傍晚在中丞晏尚书的西园中所感受到的景色和情感。

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:

节物名园晚,风烟亦媚秋。

钿梢低露竹,珠罅老霜榴。

坞籁晴先响,窗霞暝自收。

山楹谁侍坐,正似傅岩幽。

这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线,通过对园景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。

诗意和赏析:

诗中的\"节物名园晚,风烟亦媚秋\"表达了作者对园中景物的赞美之情。晚秋的园中景色,秋风轻拂,烟雾飘渺,使得整个园子显得更加美丽迷人。这里使用了\"节物名园\"的描写方式,将园中的景物与节令联系起来,凸显了秋天的特色。

接着,诗中写道\"钿梢低露竹,珠罅老霜榴\",通过描绘竹子上低垂的露水和石榴上结的老霜,展示了秋天的清凉和萧瑟。这种细腻的描写,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秋天的凉爽和静谧。

诗的后半部分\"坞籁晴先响,窗霞暝自收。山楹谁侍坐,正似傅岩幽\"则表达了作者的思索之情。\"坞籁晴先响,窗霞暝自收\"描绘了远处山坞中的声音在晴朗的天空中传来,而窗户上的霞光在天色渐暗时逐渐消散。这种描写传达了一种寂静和思考的氛围。

最后两句\"山楹谁侍坐,正似傅岩幽\"则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的社会和自身处境的反思。\"山楹\"指的是山中的柱子,\"傅岩幽\"则指的是古代学者傅山的隐居之地。通过这样的比喻,作者暗示了自己处于官场之中,仿佛是在山中的柱子上坐着,与傅山一样的幽静和独立。这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疲惫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。

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,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受。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,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领悟,以及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。